艺术化的深层结构

2006-08-17 星期四 “我信步经过博思书店门口,忽然被里面流淌的音乐所吸引,那一刹那,黯淡的暮色突然变得震撼人心。我不知道这震撼究竟是什么,但我知道那音乐和那暮色一起惊醒了沉睡在我体内的某种东西。我一直站在那里静静听完为止。这世上一定有比这更好听的音乐,也一定有比这更好看的暮色。然而它们却这样出色地交融在一起,合作完成一种创作。我踱入店内请教老板这首音乐的名字,遗憾的是他 点击阅读全文

引介西学第一关

  2006-08-08  星期二 中国哲学令人不满的原因在哪里?现在我来解答一下,借用庄子的话:“予尝为汝妄言之,汝以妄听之。” 大家显然对中国哲学的现状是不满意的,研究哲学的人好像都跟死了一样无声无息。所以,当北大哲学系主任站出来说:“最近半个世纪(1956-2006)北大哲学系出了很多(不下二三十位)比五四前后的哲学家更高明的哲 点击阅读全文

一个帖子引发的学案

  2006-07-25 11:31 星期二 本月初,陈琛(也就是我)因发表两篇博文批评北大哲学系主任赵敦华教授的《西方哲学简史》,被许多网友转载和讨论,赵敦华也立即注册天涯挑战陈琛的批评。为阅读方便,现将相关讨论链接如下~~: 陈琛:北大哲学带头大哥的水平! 陈琛: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的另十个错讹 赵敦华:和哲学同行,与神为邻:答陈琛 点击阅读全文

开篇-说史“玩索而有得”

 2006-07-21 星期五 许慎《说文解字》曰:“史,记事者也。”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第十六说:“史者,使也。”我读到许慎的解释觉得很庸俗,刘勰的理解让我心中一喜。但没想到他紧接着又说:“执笔左右,使之记也。古者,左史记事者,右史记言者。”原来他也和许慎的理解一样,只不过加了个记言。而“史者,使也”这句话倒是给了我启发:史的作用就是充当“使”,写哲学史 点击阅读全文

看《陈琛版西方哲学简史》

2006-07-20 星期四 唐代郑谷把诗僧齐己《早梅》诗中的“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非常佩服,尊郑谷为“一字师”。这就是“一字师”的由来。 范仲淹写《严先生祠堂记》赞美严子陵:“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当时有个人叫李泰伯,说范老你这个“德”字用得不好,不如改成“风”字。范仲淹非常佩服,立刻接受他的 点击阅读全文

文章写得不清楚,在学术上就难有大成

虽然赵敦华教授觉得一句话就可以化解我指出的每条错误,但他还是洋洋洒洒写得很长。而且,赵教授看上去已经满足于“无大过”,只要能“无大过”就“高兴了一番”。看来我没有找到大过,让赵教授“深感失望”。 哲学观点可以见仁见智,但是知识点是有正误的,而我列的大多是知识点,所以赵教授的回应已经让我相当惊讶,更让我惊讶的是,他居然能够没理也能振振有词。 在我刚写的《从女人写作谈写作 点击阅读全文

赵敦华:和哲学同行,与神为邻——答陈琛同学

近日在关天茶社上漫游,先看到陈琛同学“北大哲学带头大哥的水平”的括弧“好贴”。我很不喜欢这个帖子的标题,系里的老师从不叫我“带头大哥”,我也不敢如此自诩,系里比我资历深、水平高的老师多的是。我更不喜欢把我个人的水平与北大哲学的整体水平联系在一起。有人问:北大半个世纪以来产生几个哲学家?我的回答是,最近半个世纪(1956-2006)北大哲学系出了很多(不下二三十位)比五四前后的哲 点击阅读全文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的另十个错讹

 2006-07-10  星期一 在《关天茶舍》我发的上一篇文章《北大哲学带头大哥的水平》里,我罗列了赵敦华教授《西方哲学简史》(以下简称《简史》)里的十个错讹,现在我再来列十个给大家赏奇一番。有人反对我说赵教授错了,因为那可能是赵教授的“一家之言”。其实我还不仅仅说他错了,错是错误,讹是不真实。他不仅错了,而且讹了。 一、《简史》前言,赵教授说: 点击阅读全文

北大哲学带头大哥的水平!

  2006-07-03  星期一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叫《北大哲学系的傲慢》,作者想质问北大哲学系主任赵敦华:北大半个世纪以来产生几个哲学家?如果没有,那北大哲学系何以号称自己是哲学家的摇篮?据说这个问题被秘书挡住了。其实本人数年前也给赵敦华教授去信商榷他的《西方哲学简史》,没有回音,大概也是被秘书挡住了! 《西方哲学简史》(以下简称 点击阅读全文

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想看《逻辑哲学论》大约是由于它的简洁。在这种拖拖沓沓的日子,简明流畅的文风让人极为怀念,维特根斯坦的每一句话看上去都是长期思考的结晶,甚至没有多说一句话。但作为读者,大致有这种倾向,想把薄的书读厚,把厚的读薄。《逻辑哲学论》的每一句话都能引起我的遐思,就像开篇第一句:“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大致明白,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既成事实。所以世界 点击阅读全文

我与上帝

 2006-03-28 22:35 星期二 我做过试验,给某个人十来分钟,详细描述一个人或某件事物,随便什么都可以。结果基本上是描述自己的。如果问我大概也是如此。这不仅是自恋的倾向吧,每个人还是对自己了解得多一些。而且,好像连自己都说不完,哪有工夫说其他的?记得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扉页曾引过培根的话,“关于我自己,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云云。但对我来说,恰恰相反。除了我 点击阅读全文

论灵魂

灵魂概念本身只是一个空洞的名称,只有在说出灵魂是什么之后,这个名称才有内容和意义。借用黑格尔的话,“空虚的开端只在达到这个终点时,才是一个现实的知识”。但多数人在使用这个名词时,若要他们解释灵魂究竟是什么,答案即便不是含糊其辞,至少也是众说纷纭。当你问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灵魂是上帝耶和华的气息。”如果你问的是哲学教授,他可能用柏拉图的口吻告诉你:“灵魂就是存 点击阅读全文

国家学

我们需要在现存的科学的隔离状态下我们不能获得的东西,即许多专门观点的结合;因为缺乏这种概念的结合,解决非常重要的难题所等待的时间就越长得多,反之,等待的时间就缩短。 ——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牛顿综合了加力略和开普勒,康德综合了莱布尼茨和休谟,马克思综合了斯密和李嘉图。科学就其本性来说,是分析性的;但就其来源,是通过综合创立的。国家学,也是如此。 点击阅读全文

哲学主题

知识论 1.何谓知识论? 假如我问你是否知道什么,你肯定会觉得我问得蹊跷。当然知道啦,我知道自己住在哪里,知道自己的名字,知道2+2=4,知道9的平方根是3,知道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知道花园里有棵茶蔍子,知道自己今早喝了咖啡……“知道”是人的一个基本状态。 哲学家总是对常识质疑,苏格拉底就有句名言:“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我们如何解释这种截然不同的论调呢 点击阅读全文

国人研究西哲的困境

俗话说,误解比不理解还可怕。如果一点不理解,还知道自己无知;误解了,反以为自己已经熟知,熟知则以为真知。 由于语言产生根源和使用习惯不同等原因,西方哲学语言被译为汉语会造成很多误解,举几个例子: 柏拉图使用的“理念”其希腊文转换成拉丁文是idea,但英文里通常不用idea来表示,而用form以突出其客观性。柏拉图所用的理念表达客观的存在,但在汉语中却往往被理解为主 点击阅读全文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