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外语 熟谙古籍
我总是对哈韩哈日有点难以接受。。。这世上有多少日学家,多少韩学家?再看看有多少汉学家?我们对自己的文化都了解太少了。中国典籍传诸坊间的恐怕只有百分之零点几,被翻译成外文的就更不用说了!何止是寥寥无几哉!!主要原因是既精通外语又能熟谙古籍的人少之又少。[如果英语专业的人觉得无事可干,不妨考虑这个事业。很有前途的。]
对比之下,很多老外却对中国了解得比我们自己还多得多,例如李约瑟[Joseph Needham]写的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居然被翻译为《中国科技史》]有17卷之多,我到现在还没有看到中文的全译本!真汗~~我们英语强人那么多,为什么很多汉学著作没有翻译过来?恐怕是连我们都看不懂的缘故。不知道有没有别人系统整理过,看到很多人把国外研究文献迻译过来出现许多谬误,却不晓得很多汉学家都有自己的中文名字,例如Charles Patrick Fitzgerald[费子智]就有人翻译成费茨杰拉德。像高本汉[B. Karlgren],从他的名字就知道他对汉文化是多么热爱!
下面列一些容易译错的吧。
Ernest Richard Hughes 修中诚 牛津大学汉学家
Friedrich Hirth 夏德 美籍德国汉学家,着有《中国古代史》等数十种中国研究著作。。
Antoine Gaubil 宋君荣 法国汉学家,终身居住中国,着有《成吉思汗传》
Alexander Wylie 伟烈亚力 研究中国数学的传教士兼数学家,与李善兰合译《数学启蒙》、《续〈几何原本〉》、《代数学》、《代微积拾级》、《谈天》等多种西方数学著作。
Henri Maspero 马伯乐 法国汉学家,敦煌学重要学者。著名作品有:《唐代长安方言》、《古代中国》、《中国宗教与历史遗着》
C.P. Fitzgerald 费子智 毕生从事中国历史、文化和外交关系的研究,着有《中国文化简史》
Etienne Balazs 白乐日 法国汉学家,着有《中国的文明和官僚制》,对中国道教和理学也深有研究
G.R.G. Worcester 夏士德 对中国航海技术深有研究,着有《长江之帆船和舢板》
H.H. Dubs 德效骞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着有《古代中国的一座罗马城》
Richard Wilhelm 卫礼贤 德国著名汉学家,着有《中国的精神》、《中国文化史》等。
Luther Carrington Goodrich 富路德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着有《明代名人传》
O. Frank 傅兰克 德国汉学家,着有《中国历史》(五卷)
J.G. Andersson 安特生 瑞典著名汉学家,最早研究中国上古史的人之一,发现了仰韶及甘肃陶器
Wolfram Eberhard 艾伯华 德国汉学家,着有《中国民间故事类型》
Joseph Edkins 艾约瑟 英国著名汉学家,着有《中国的宗教》
Paul Pelliot 伯希和 著名汉学家,自幼热爱汉学,22岁就受聘为法兰西远东学院教授,曾经廉价购买大量敦煌文物。
Carl Whiting Bishop 毕安祺 美国汉学家、考古学家
E.R. Bevan 毕善功 英国法学教授,曾被清政府授予二级顶戴
P. Couplet 柏应理 比利时传教士,着有《中国哲学家孔子》
J. Dudgeon 德贞 英国传教士,是十九世纪最勤于研究中国卫生状况的西方医师,高度称赞中国的卫生事业。
B. Karlgren 高本汉 瑞典著名汉学家,着有《中国音韵学研究》
H.G. Creel 顾立雅 美国汉学家,着有《孔子与中国之道》
F.S. Couvreur 顾赛芬 法国汉学家,翻译大量古代中文典籍。
此外还有De Saint Denys [德理文] 、Ernst Faber [花之安] 、Thomas Wade [威妥玛]、William Frederick Mayers [梅辉立] 、A.H. Smith [明思溥] H.A. Giles [翟理斯] Eugene Chen [陈尤金] James Legge [理雅各布] Robert Hart [赫德] Frederick Wells Williams [卫三畏] Roert Morrison [马礼逊] Charles Gutzlaff [郭士腊] Evariste Keyis Huc[古伯察] A. Conrady [孔好古] Louis Lecomte [李明] R. Pumpelly [庞培烈] Hellmut Wilhelm [卫德明] Martin Martini [卫匡国] G. weidenreich [魏登瑞] Teilhard de Chardin [德日进] Galt [高厚德] Jacques Gernet [谢和耐] Donald Holzman [侯思孟] ……
注:汉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汉学是指所有关于中国的学问;~~狭义的汉学与宋学相对,是中国学术史上的流派,与“朴学”(质朴之学)为同义词;通常认为,汉学重考据,宋学重义理。
本文 蜜桃君成长记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转自蜜桃君和文章链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