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我读无聊的书
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很多如雷贯耳的名著,读起来却味同嚼蜡!很多标题吸引人的大作,却看上去毫无魅力可言!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或者是文化的隔膜,或者是译者的生硬,抑或是你准备不足,结果未窥堂奥,与他们擦肩而过。
那就让天涯大盗助你一臂之力吧。无聊的我读无聊的书,终于以毒攻毒,体会到一点种瓜得豆的乐趣~~
先来说说存在主义~~
现在说后现代主义都落伍了,但存在主义却永远不会!每一个关注生存和自我的人,都会喜欢上存在主义。但多数使用这个名词的人,你要他解释一下什么是存在主义,十有八九答不出来!为什么?记住一点,如果你仅仅知道一个名称,其实等于一无所知。满足于知道一个名字或一些简单的介绍,你等于一无所知。
不容易一下子拿出解释,因为有两种存在主义,一个是基督教存在主义,另一个是无神论存在主义。公认的存在主义鼻祖——克尔凯郭尔,就同时是丹麦的神学家。我们通常说的都是第二个,像萨特、海德格尔都是,他们的共同点是认为“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说的,萨特是法国人,所以是法语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什么意思呢?
其实萨特有一个著名讲演,叫“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要了解存在主义以及最重要的这句话,读一读它就明白了,中文版既有单行本,也有《萨特哲学论文集》。在这里简单解释下这句话。
假设我要制造一个桌子,其实脑袋里已经有了桌子这个概念,就是所谓的“心中有数”。如果没有这个“数”,麻烦你还是别动手了,不晓得会捣鼓出什么玩意儿!~~。。。。。。。。所以,先要心中有数,才能把桌子制出来,而这个“数”也就是桌子的样式。。。用哲学上的语言来讲,你是按照桌子的“理念”来制造桌子,按照桌子的“本质”制造桌子。对于桌子,本质先于存在。
过去,人想象自己也跟桌子一样,上帝造人就像我们制造一张桌子,先有人的样式,所谓本质,然后把人造出来。但存在主义者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说先有人,人碰上自己,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人性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上帝提供一个人的概念。人就是人。这不仅说他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而且也是他愿意成为的那样——是他从无到有之后愿意成为的那样。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所以,按照存在先于本质,人就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后果,是使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担负起来。
生活中经常听到讨论说,谁的本质是不坏的,人的本质都是好的。。。这样的话其实都很模糊。谁能证明人有所谓的“本质”呢?。。。。。。。“人性”这种东西也是不存在的,何必还讨论人性“本善”、“本恶”这样空洞无聊的问题?~~
克尔凯郭尔:《非此即彼》
先对书名说明一下,这个中译本是从英译本转译过来的,英文名叫Either/ Or,其实不应该叫“非此即彼”。非此即彼的思想其实恰恰是作者反对的,所以不可能是,应该是“或此或彼”才合适,虽然“非此即彼”读起来更顺口。
关于克尔凯郭尔这个人,我翻译过一篇介绍,有点长。了解他的人生是有点用处,但不了解也没关系。
他的重要思想就是声称,哲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发展和提出人们能够用以指导生活的思想观念。哲学家不应把获得知识本身当作目标。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选择和承担责任的问题。
《或此或彼》这本书写得很文学化,克尔凯郭尔的文笔非常漂亮,首先在文采方面,绝对是哲学家里面的佼佼者。而且在一本书里面就用不同的风格来写,此书在当年的哥本哈根出版后,是一件文学盛事。我虽然读的是英文本,但读了很多次,每次都是一种享受。
这本书讲了很多东西,用这种简单叙述的方式很难实现,而且这样的方式绝对不符克尔凯郭尔本人的意愿!
在《最后的非科学附言》一书中,他写下这样一段带有自传味道的话:
一个星期天,当他习惯地抽着雪茄坐在哥本哈根的一个花园中沉思往事时,忽然想起自己碌碌半生,一事无成,而自己周围的同龄人却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名人,成为造福人类的人。他们造福人类,是由于他们曾致力于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或是在物质方面通过修造铁路、汽船或电报线路,或是在智力方面通过对百科知识撷英采咀而传诸后世,或是——也是最大胆的——从精神方面揭示思想本身如何能使精神存在系统地越来越容易。克尔凯郭尔的雪茄抽完了,他又点燃一支,一连串的思索控制了他。后来,他想道:由于到处都有人致力于使事情变得容易,可能也还需要一些人从事于使事物再次困难起来;生活变得这样容易,以至人们会需要困难起来;而且,这大概就是他的事业和命运。
他是想把事情变得困难的人,而不是像我这样要把它们简化。但是,简化的命运是摆脱不了的。每个人最后都会被归纳到一个框架中。。。心里有数就行了。所谓十全十美是不存在的。
克尔凯郭尔是一个非理性的哲学家,因为他认为,我们很多行为和选择并不是为了所谓的“理由”,往往是痛苦、绝望、无聊。。。。这些东西推动人们放弃一种生活方式而赞同另一种更高的生活方式。在《或此或彼》中,他提出两种生活方式,就是审美的生活方式和伦理的生活方式。[在另一本书中,他又描绘了两种宗教生活方式。共计四种生活方式]
克尔凯郭尔对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极为细致地加以描述,并且为每一种都塑造了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但克尔凯郭尔并没有说,人的生活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一种生活方式为特征,而是在大多数时间,人的生活是几种或全部生活方式的混合。
本文 蜜桃君成长记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转自蜜桃君和文章链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