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诗?
2006-11-08 星期三
一个乐师把钢琴带到一个岛上,岛民从没有见过钢琴,他们摹仿乐师的动作敲几下,只是发出不堪入耳的噪音,有的岛民就怒了:这东西有什么用?为什么会存在?
显然,他们对钢琴不满,只是因为不会弹或不明白其中的奥妙而已。举这个简单的例子只是想说,诗的存在当然有其价值,现代诗也必然存在,问题只是出在诗人和欣赏诗的人身上。
那么,究竟什么是诗?
要知道什么是什么,我想最好的方法还是研究它的起源。
据考古学的成果,世界各国的诗歌都比散文产生得要早。中国和古希腊堪称代表,诗三百、荷马史诗就不用说了。但值得注意的是,诗歌的起源并不是一个历史学(或考古学)问题,而是心理学上的问题。中国古人也正是这样看待诗的起源,像《诗•大序》:
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古希腊人是怎么看的呢?从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可管窥一斑:
诗的普通起源由于两个原因,每个都根于人类天性。人从婴孩时期起,就自然会模仿。他比低等动物强,就因为他是世间最善于模仿的动物,从头就用模仿来求知。大家都喜欢模仿出来的作品。这也是很自然的。这第一点可以拿经验来证实:事物本身纵然也许看起来令人起不快之感,用最写实的方法将它们再现于艺术,却使我们很高兴看,例如低等动物及死尸的形状。此外还另有一层理由:求知是最大的快乐,这不仅哲学家为然,普通人的能力虽较薄弱,也还是如此。我们喜欢看图画,就因为我们同时在求知,在明了事物的意义,比如说“那画的人就是某某”。如果我们从来没有看过所画的事物,那么,我们的快感就不是因为画是模仿它,而是因为画的手法、颜色等等了。
亚里士多德说得显然比咱们老祖宗啰嗦,归纳一下就是诗的起源有两个的重要原因:一是模仿的本能;二是求知的欲望。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他也承认:除了模仿和求知欲,诗、画等艺术本身也能引发我们的快感。
钱锺书的名篇《诗可以怨》中,也涉及了诗歌的起源问题,我们不妨一读:
尼采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Der Schmerz macht Huhner und Dichter gackern)。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也恰恰符合中国文艺传统里一个流行的意见: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烦恼和“穷愁”的表现和发泄。这个意见在中国古代不但是诗文理论里的常谈,而且成为写作实践里的套版。因此,我们惯见熟闻,习而相忘,没有把它当作中国文评里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提示出来。
很显然,钱锺书重点是从“怨”的角度来谈诗的起源,举的例子包括《论语》的“诗可以怨”、司马迁的“诗三百篇,皆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何休“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以及刘勰的“蚌病成珠”等等等等等,持这样见解的实在数不胜数。接着,钱锺书又用其博学的储备列举了洋人的一大堆,从格里巴尔泽(Franz Grillparzer)一直到豪斯门(A. E. Housman)。经过一番“知识大爆炸”,“诗可以怨”这个论题就基本上成立了。通常我们看完之后也都被炸晕了,哪还想去反驳哈。
不过从上面这些例子,我们能看出诗歌的起源是真情实感,正如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的名言:“诗起于经过在沉静中回味来的情绪。”没有真情实感的人,不可能写出真正诗,否则不过是“但袭其貌而无真情以济之”(王逸)
诗除了情绪的作用外,还经过两道程序,就是语言和境界。
真正的诗是字字矶珠的,而且是这个字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不是字字矶珠,但一到他的诗里就字字矶珠了。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在其他地方稀松平常,但一到这里就能“画龙点睛”什么的。所以诗人是化平常为神奇的人。境界方面,王国维《人间词话》开篇即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这里虽然说的是词,其实诗也一样,所以朱光潜就根据王国维的境界说提出“诗境”的概念。什么是诗境?概括地说,就是意象和情趣的契合,是情景相生、情景交融。
在这两道程序里最重要的还是语言,西方人经常讲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在中国眼里肯定不是这样,只有诗才是。诗是中国文学的精华。就说王国维的“以境界为最上”,也是语言的锤炼才有所谓的境界,所以他也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生活在现代汉语语境中的人们,已经不可能再像古人那样用律诗来表达情感,作古体诗不过是标榜风雅,虽然有少数强人也许还可以。但现代诗的存在是必然的。
那诗和其他文学体裁有什么区别呢?主要是诗与散文的区别。这在现在更是突出的问题。是不是多按几个回车,一篇小文章分成几十段写就是诗了?这个问题老早以前就被争论过,例如雪莱、克罗齐就说诗和散文是没有区别的。中国旧有的说法是“有韵为诗,无韵为文”。后来看到外国诗大部分无韵,所以又改成“有音律的是诗,无音律的是散文”。其实,不是有很多诗是没有音律的吗?亚里士多德就讲过,诗并不是都有音律,有音律的也不都是诗。朱光潜据此打个比喻说:“诸葛亮也许穿过八卦衣,而穿八卦衣的不必真的是诸葛亮。”同样,我们看到几十个字分成十几段来写,也不能说就是诗吧!写诗,也不一定都要几十字分十几段吧!
那么,梨花诗究竟是不是诗?
看过前面我写的什么是诗,就大概知道我对梨花诗的看法了。梨花诗虽然不是对对子,立意也不高,但它的确就是诗。“很多人”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诗了,所以才对梨花诗大惊小怪。其实像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什么样的诗没出现过啊!那个时候正是对现代诗的摸索阶段,各种诗都有,并不仅仅就徐志摩“我轻轻地走了”。不过快一百年了,没看过那些东西也行,看看马悦然《另一种乡愁》,你会发现这个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惟一懂中文的评委,欣赏的诗居然都是梨花诗呢!例如那个1904年出生的杨吉甫,写的是这样的:
“鸭子归家的时候,她又提便壶到菜园去。”
“今天的草堆是我点燃的。”
尤其是最后一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赵丽华那个我做的什么饼,是天下最好吃的。
如果觉得马悦然是外国汉学家,对中国诗的品位不够高,那就看看被称为最后一个诗人的海子,他的《熟了麦子》:
那一年
兰州一带的新麦
熟了
在水面上
混了三十多年的父亲
回家来
坐着羊皮筏子
回家来了
……
再来比较赵丽华的:
赵又霖和刘又源
一个是我侄子
七岁半
一个是我外甥
五岁
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
很多人对诗的理解太狭隘,对诗人抱有过高的期望,所以看到这样的诗才会加以冷嘲热讽。就像对“哲学家”也是这样,赵敦华在“关天茶舍”说北大有不下二三十位哲学家的时候,网友的反应同样很激烈。道理是一样的,很多人对诗、对哲学都带有神圣感,期望太高了。而满足不了这种期望的时候,又突然嗤之以鼻,厚古薄今。
这也能反应中国语文教育的失败,教出来的学生只知道唐诗宋词是诗,只知道徐志摩“我轻轻地走了”是诗。诗算什么东西?哲学家算什么东西?难道写出来的是诗就能满足?就像做了人就满足似的。关键还是做什么样的人吧!
写诗不一定就要对对子,诗最重要的方面不是形式,而是境界。《红楼梦》里面林黛玉教别人写诗,说作诗以立意为要。这个看法也是类似的意思,就是以境界为第一。至于韵律和节奏,那是一种自然需要,随着语境和时代的变化,这些都是变化的,但境界、人的感情,是永恒的东西。
但是你文中像“很多人对诗的理解太狭隘,对诗人抱有过高的期望,所以看到这样的诗才会加以冷嘲热讽。”的内容我不赞同。
为什么呢,因为你根本还是没讲清楚什么是诗,什么又是梨花,是梨花炒诗,还是诗泡梨花呢?
我们就是不狭隘,也没怎么期望。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看不顺眼呢?
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的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
老哥俩
一宵无言
只有水烟锅
咕噜咕噜
谁的心思也是
半尺厚的黄土
熟了麦子呀
我很好奇,你花了这么多笔墨讲境界,为的是证明梨花诗是诗。能谈谈赵丽华那首诗歌的境界么?谢~~
2. "写诗不一定就要对对子,诗最重要的方面不是形式,而是境界。《红楼梦》里面林黛玉教别人写诗,说作诗以立意为要。这个看法也是类似的意思,就是以境界为第一。"
这里的逻辑似乎……???
我写得忒简单,觉得网上对梨花(丽华)诗的大惊小怪就是对诗歌的隔膜造成的,所以随便举了几个例子。
我举的海子那首前半部分,只是从梨花诗的角度选了一下。没有对他的诗作优劣评价。
嗯,又犯了逻辑不严密的错误。大胆立论,却没有小心求证,所以贻笑大方。
“写诗不一定就要对对子,诗最重要的方面不是形式,而是境界……至于韵律和节奏,那是一种自然需要,随着语境和时代的变化,这些都是变化的,但境界、人的感情,是永恒的东西。”——那么请问,如果一首诗,不对对子,立意又不高,韵律和节奏都不怎么太像诗歌。表达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以及感想,你如何称其为诗?诗的哪个要素它满足了?你的论据似乎并不能充分支持你的论点,反而有很多逻辑上的漏洞。
对于诗歌我是外行,我或许是你口中所说的“中国语文教育的失败”,但是起码唐诗宋词给我精神上华美的享受,让我可以从儿时起吟诵到现在。可是赵同志的诗呢?却没有带给我任何审美愉悦,只是让朋友间聊起这个事情,多了个谈资和笑柄而已。
还可以告诉你一些其他的定义,算是“拉被盖毯”:)《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上一篇文章曾经提到了。严羽《沧浪诗话》说:“诗者,吟咏性情也。”张舜民《跋百之诗画》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以为“守法度曰诗”。章太炎《答曹聚仁论白话诗》更以为:“以广义言,凡有韵者,皆诗之流。……《百家姓》然,《医方歌诀》亦然。以工拙计,诗人或不为,亦不得谓非诗之流也”。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但丁《论俗语》说:“诗不是别的,而是写得合乎韵律、讲究修辞的虚构故事。”薄伽丘《异教诸神谱系》说:“‘诗’源于一个很古的希腊语词Poetes,它的意义是拉丁语中所谓的精致的讲话。”“诗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它发源于上帝的胸怀。”雪莱《诗辩》说:“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的记录。”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说:“诗是一切知识的精华,它是整个科学面部的强烈表情。”柯勒律治说:“诗是最佳词语的最佳排列。”别林斯基《诗歌的分类和分科》说:“诗歌是最高的艺术体裁。……诗歌用流畅的人类语言来表达,这语言既是音响,又是图画,又是明确的、清楚说出的概念。因此,诗歌包含着其他艺术的一切因素,仿佛把其他艺术分别拥有的各种手段都毕备于一身了。诗歌是艺术的整体,是艺术的全部机构,它网络艺术的一切方向,把艺术的一切差别清楚而且明确地包含在自身之内。”艾略特《诗歌的作用》说:“诗歌是生命意识的最高点,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和对生命的最敏锐的感觉。”
很多东西并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好像自己也可以一天写个几百首。很多东西是貌同心异,不是看上去像,就是境界相同的。随便把唐诗拿过来搞一搞,也会让人发笑。
按照你的逻辑和意识驳,你对我说的其他定义是这样的:
还可以告诉你一些其他的定义,算是“拉被盖毯”:)《毛”梨花诗”序》说:““梨花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梨花诗”。”上一篇文章曾经提到了。严羽《沧浪”梨花诗”话》说:““梨花诗”者,吟咏性情也。”张舜民《跋百之”梨花诗”画》中说:““梨花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梨花诗”。”姜夔《白石道人”梨花诗”说》以为“守法度曰”梨花诗””。章太炎《答曹聚仁论白话”梨花诗”》更以为:“以广义言,凡有韵者,皆”梨花诗”之流。……《百家姓》然,《医方歌诀》亦然。以工拙计,”梨花诗”人或不为,亦不得谓非”梨花诗”之流也”。古希腊”梨花诗”人西蒙尼德说:““梨花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梨花诗”。”但丁《论俗语》说:““梨花诗”不是别的,而是写得合乎韵律、讲究修辞的虚构故事。”薄伽丘《异教诸神谱系》说:“‘“梨花诗”’源于一个很古的希腊语词Poetes,它的意义是拉丁语中所谓的精致的讲话。”““梨花诗”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它发源于上帝的胸怀。”雪莱《”梨花诗”辩》说:““梨花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的记录。”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说:““梨花诗”是一切知识的精华,它是整个科学面部的强烈表情。”柯勒律治说:““梨花诗”是最佳词语的最佳排列。”别林斯基《”梨花诗”歌的分类和分科》说:““梨花诗”歌是最高的艺术体裁。……”梨花诗”歌用流畅的人类语言来表达,这语言既是音响,又是图画,又是明确的、清楚说出的概念。因此,”梨花诗”歌包含着其他艺术的一切因素,仿佛把其他艺术分别拥有的各种手段都毕备于一身了。”梨花诗”歌是艺术的整体,是艺术的全部机构,它网络艺术的一切方向,把艺术的一切差别清楚而且明确地包含在自身之内。”艾略特《”梨花诗”歌的作用》说:““梨花诗”歌是生命意识的最高点,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和对生命的最敏锐的感觉。”
你觉得有什么奇怪的现象吗?
另,我知道你为什么写“诗”这个主题,但是你准备得不充分就端了出来。
我总在傻乎乎和清醒醒之间SC。
什么时候在,今晚在不在,有几个理论问题问问你,看来你也只能老睡桌脚了。唉,八似偶刻薄,实在是你麻油那种筋骨啊~,或许也有,就只有看小宇宙什么时候爆发了。
你这样举例,在我看来,就像说,也有名诗人写过“红杏枝头春意”,跟“梨花诗”差不了多少。——偏把那个“闹”字掐掉不提。要知道宋祁捻断了多少根胡须和头发,才吟出这么一个“闹”字。你这样做,海子、宋祁同学,大概都要气得在棺材里面再死一次。
不好意思,也刻薄了一把:)
究竟什么是诗歌?
赛 琪
诗歌创作依靠灵感,是诗歌与其他文体的首要区别。所谓灵感,指的是一种突如其来、稍纵即逝的思维与情感状态。根据《词源》:“灵感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指神的灵气,表示一种神性的着魔,当时对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的人,称为神性的着魔者。英语中灵感(inspiration)的意思与希腊语基本相同,它被用来说明艺术家或诗人进行创作时,似乎是由于吸入了神的灵气,从而使作品具有一种超凡的魅力。” 尽管其他文艺创作也需要灵感,灵感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却是最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甚至认为诗歌创作全凭灵感:“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文艺对话录》)。自荷马时代始,到浪漫主义时代,许多诗歌的第一节一般都会循惯例,向文艺女神缪斯寻求灵感。许多诗人为了寻求灵感,不惜吸食鸦片,例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Coleridge)与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中国古代文论中虽无“灵感”一词,但历代文论家也有类似说法。例如,西晋陆机的《文赋》一文中,称灵感为“天机”:“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意思是灵感能使诗人文思泉涌。类似的词汇还有“神来”、“顿悟”、“兴会”等。灵感对于现代诗人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郭沫若曾说,“诗思来潮,半夜三更就扭亮了小灯,恐怕稍一迟疑,灵感就跑了”。我曾听一位美国当代诗人的讲座,他认为“在一切哲学、科学、文艺之中,唯有诗歌与宗教,可以超越人类的局限,通向上帝。因为这两者都需要灵感。”在我看来,灵感使得诗歌创作与阅读进入了一种类似“天人合一”的境界。诗歌在文学作品中具有崇高地位,有部分原因正是因为其必须依靠于人类无法控制、无法解释的“灵感”。
诗歌是一种凝练的语言。相对于其他文体,诗歌篇幅相对较短(某些史诗例外)。要在短短篇幅中表达复杂的情感与思想、创造特殊的境界,则诗歌的语言必须浓缩(condense)、有张力(intense)。中国古典诗中常有的“诗眼”,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正是这种浓缩、张力的绝佳佐证。同样的意思,如果用稀释的长篇文字来描述,则成为散文诗与散文。如果稀释得不好,可能连散文都算不上,只能称为白话文注释。由于文字要求浓缩,诗人在描写情、景、境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作出狠心的裁剪,只选取最重要的精华片断。例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并没有讲出行人“欲断魂”的缘由;而“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也没有阐述乘客为何“对愁眠”,都让读者自己慢慢揣摩。在英文诗中,庞德 (Ezra Pond)的印象派诗,结尾往往嘎然而止,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诗歌如同中国国画中的“留白”,让读者对清、景、境都有了想象的空间。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当然,凝练的诗歌相对短小,但短小的诗歌未必就凝炼。比如,像“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十片十一十二片”(乾隆《吟雪》)这样的文字,短则短矣,毫无张力可言。好在纪晓岚把结尾那句改成“飞入芦花都不见”,才勉强使得此诗成为打油诗。当前所谓“梨花体”作品风靡网络,如“我看见一只蚂蚁/和另一只蚂蚁/也许还有更多的蚂蚁”(赵丽华《蚂蚁》)。《蚂蚁》的语言并不凝炼,也并未给读者留出对情、景、境的想象空间。这种作品,与“打油诗”类似,因其反传统而能引起读者的新鲜感。但如果作者大量炮制这种作品,则其作品质量遭到读者的质疑、甚至抛弃是必然的。
最后,诗歌一般要求分行排列。在我看来,除了约定俗成之外,这也是诗歌语言要求凝炼所造成的。由于语言凝炼,诗句不像散文、或小说的句子那样有完整的语法与连贯的内容,所以必须分行。比如诗人海子的《熟了麦子》最末一段:
谁的心思也是
半尺厚的黄土
熟了麦子呀
这样的诗句,如果写在同一行内,显然是不通顺的。
在我对诗歌的定义里面,我没有强调诗歌音要押韵、形要有律。这与很多人的诗歌定义不同。比如朱光潜在《诗论》中强调“声音节奏”是诗与散文的重要区别。我认为声音节奏并非诗与散文的区别,而是诗与歌的区别。中国古代就有“有韵为歌,无韵为诗”的说法。我认为格律于诗,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优点在于“形式美”,而缺点在于过分注重形式。在诗人表达其灵感、情感、与思想的过程中,受到韵律限制,犹如戴着镣铐跳舞,无法自由书写。此外,人类的语言经过漫长的发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韵律。例如英语句子自然就是抑扬格(iambic),亦即“轻重轻重轻重”。中国的文言文发展了几千年,已臻极致。白话文写作兴起不到百年,尚有极大发展空间。我认为,现代新诗对于白话文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影响力。
(注1):
限于篇幅,本文对上述定义中所使用的“诗人”、“情感”、“思维”、“语言”、“碰撞”、“分行”这几个相对直白的词汇不作解释,而重点讨论“灵感”与“凝练”这两个词汇。
本文 蜜桃君成长记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转自蜜桃君和文章链接。
我喜欢这街 喜欢这条街 装满阳光
我喜欢坐在 逼仄的桌角 你的对面
看你碗里 装满的米粒
我的心里就装了 这条街满装的阳光
我喜欢这喧闹 缝隙里的恬静
就像几片顽皮的白云
在装满阳光的街上无声追逐的投影
我喜欢这条街 一棵一棵的树
白天黑夜 它们的脚步可以走
严霜热风 它们的翅膀可以飞
有些事情我一直想和它们聊聊
它们为何 从不主动 也
从不退缩
2006-8-19
首发,未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