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路
2006-09-30 星期六
一代枭雄拿破仑,攀上权力顶峰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说出来很少人会相信,我其实生活在巨大的痛苦之中。”这说明,一个人有很高的智慧取得事业的成功,却未必有智慧解脱人生的痛苦。所以有人就开始对一些基础问题进行思考,像人生是什么?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搞清这些问题,就有利于知道“怎么办”。像佛教,在这方面的思考是很多的,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解脱之道,从生老病死等各类痛苦之中解脱出来。
在古希腊,也有类似的宗教。这个宗教就是奥菲教,它由来已久,远在哲学诞生以前。它的理论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神谱,一部分是关于灵魂的学说。关于人的方面是第二部分,其教义认为:人有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其中灵魂是神圣的,身体是罪恶的,一切罪恶都是由身体产生。灵魂处于身体之内,犹如囚犯被关在监狱里一样。因此人生的目的在培养灵魂,使身体纯化,一朝死去,灵魂方可以进到幸福之境。
这种灵魂说对后来的哲学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像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现在我们看到灵魂学说觉得有点“迷信”,或者是虚无。其实它跟人生的关系却最为密切。因为“诸行无常”,人希望从无常之中把握恒常,所以赫拉克里特在“万物皆流”、“无物常住”之中发现恒常的“逻格斯”(logos),巴门尼德在流动不居、“刹那生灭”之中发现恒常的“有”(einai);在柏拉图那里则是“理型”(eidos),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实体”(ousia)。而在佛、道两家当中,连这样的恒常也是不存在的,在佛教里面“诸行无常”,连佛也不例外;在道家那里“有无相生”,连“有”也不能恒常。(儒家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所以,不同的人生哲学产生不同的“幸福之路”。古希腊哲人追求幸福,是通过智慧去把握恒常;而佛家追求“无执”、“无念”,看玄奘翻译的《俱舍论》这个标题就很明确,幸福就是舍弃,连幸福也不用追求的时候就是真正的幸福了。像青藤道人徐渭作对联云:“世间无一事不可求,无一事不可舍,闲打混亦是快乐;人情有万样当如此,有万样当如彼,要称心便难洒脱。”还有慧能那句谒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因为比神秀“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更谙佛祖本义,得以继承弘忍的达摩衣钵。
柏拉图认为最高的“理型”是善,亚里士多德认为生命的自然目的是“至善”。所谓“至善”就是最好的意思,像《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其实就是“要做就做最好”。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就是德性”,就是持“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趋善避恶,“德性”就是“善”,有知识有理性的人是自然要追求善、追求好的。同样,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尼各马可伦理学》)p15)。德性(善)是一种与理性相适应的自然禀赋,但它本来是一种潜在的状态,幸福就是把它实现。
但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哲学主要还是为了满足求知欲。把哲学上升到追求幸福的是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一生非常勤奋,而不是有人想象的那样“穷奢极欲的享乐主义者”,他一生写了300多本书,题材无所不包:《论情爱》、《论音乐》、《论公平交易》、《论人生》(共4卷),以及《论自然》(共37卷),但他没有亚里士多德、崔述那么幸运,有Andronicus、陈履和那样的弟子给他编书,为他穷得“宦囊萧然,且有负累”。结果伊壁鸠鲁的300本书却只有3封信、2个残篇流传下来。
伊壁鸠鲁很明确,哲学如果不能解除灵魂的痛苦,那就是无用的空话。哲学就是追求幸福的行动,而“快乐就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终点”。那么,什么是快乐呢?他也像前人一样,把握恒常不变才能使人安宁和快乐,这是幸福的重要条件。但除此之外,还要身体健康。由于他所持的灵魂观与柏拉图等人不一样。他认为,当你腿断了,灵魂不会没有感觉。当你身体没了,灵魂也就没了。所以对身体和感觉的重视也是对灵魂的重视。
伊壁鸠鲁还认为事先对永远没有经历的东西妄自担忧是没有意义的:“要到来时自然到来,为此而预先担忧是庸人自扰”。耶稣也说过类似的话:“不要为明天而忧虑,因为明天自然有明天的忧虑。”代之以分析和思考,要比担忧有意义多了。他对需求(欲望)作出区分,其中有些是自然而必要的(像自由、思想),有些是自然但不必要(豪宅、奴仆),有些既不自然又不必要(名望、权力)。每个人认真思考一番,才会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传说中的亚述王萨尔旦纳柏罗,其墓志铭就是:“吃吧,喝吧,玩吧,别无所求!”而伊壁鸠鲁的快乐,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不受干扰。在这种条件下,可以尽情享受生命。
伊壁鸠鲁式的幸福,容易引起误解。因为追求快感和节制欲望,兼顾两者是难以被人理解的。有几人能像孔子那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伊壁鸠鲁可以吗?
本文 蜜桃君成长记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转自蜜桃君和文章链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