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门槛
2006-06-29 星期四
有人说中国当代文学是“小鬼当家”,其实言过其实,就算他们当了家,这家也当得不太漂亮。郭敬明抄袭固然令人不齿,韩寒花耗太多时间去炒作也是缺乏创作力的表现。而媒体也乐于有这样供它们炒作的人存在,构成一个相互利用的吸引大众眼球的俱乐部。文学是什么?一块敲门砖而已。
他们还不大理解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写出的文学都非常粗糙。大量使用市井语言只说明他们创作能力底下,还以为这样才反映时代特征。而读者品味也不高,正好“相辅相成”。很多人看小说还停留在看故事的层面上,那跟看肥皂剧有什么区别?
真正爱文学的人,是对语言着迷的人,像俄国普希金、德国马丁路德、英国莎士比亚那样,他们对自己的母语作出了极大贡献。像俄语,本来是很粗糙的,直到十九世纪初俄国人都以说法语为荣,但普希金却以一己之力大大提升了俄语,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后来的作家都从普希金那里汲取源泉。德语当年也遭遇这种情况,是马丁路德翻译圣经改变了德语的命运。
语言俗气,抑或耳目一新?在语言上我追求艺术性,而不是直接将生活语言当作写作语言。打着不从众的旗号做着从众的事情。用生活语言来写作,其实是媚俗。文学的门槛也许不高,但只有勇于攀登文学高峰的人,才能享受语言盛宴。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啊!”其实出名早有什么好?如果不存在生计问题,如果有远大的目标,如果不想被打扰,其实还是默默无闻的好。
把时间多花在语言的创新上,多读书,多思考,唯有寂寞才能产生果实。台湾作家李敖虽然写小说不怎样,但他对中文的看法值得一读:“就我个人写作的经验来说,写文章的确很困难,因为中文文法虽然很简单,但它的词汇却很有限,要把中文写好格外不易,所以第一要突破词汇的限制和重复,其次要不断有新的知识和见解来支撑并弥补词汇的贫乏,很多人写文章时好时坏,不容易保持一定的水准,原因即在此。因此一个职业作家或一个真正伟大的文学家,最主要的条件就是:每篇都好,或不好的比例较少。”虽然他本人并没有做到,但这话本身说得很好。
本文 蜜桃君成长记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转自蜜桃君和文章链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