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秘密

作者:蜜桃君 分类: 人物:屈指风流已是明日黄花 发布于:2006-7-21 20:02

2006-07-21 星期五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洸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洸,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庄子·逍遥游》

 

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业。有个游人听说之后想用高价买他的药方。这个宋人便把全家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人得到药方,去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不皲手药大派用场,把越国部队打得屁滚尿流,得到吴王犒赏,裂地而封之。

同样是不皲手药,有人只能拿去漂洗丝絮,有人可以拿去裂地封城。“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洸,则所用之异也”。学《易经》也是这样,有人学成诸葛亮、学成刘伯温、学成卲康节,而有的人学了去做江湖术士,给人算命。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中,能够发挥不同的作用。但我写这篇文章的意图不是说这个,也许是延伸一点。

假如,我是设想,那个买了这个药方的人如果没有去带兵打仗,而是去开个药店做生意,越做越大,成了一个大商人,像《胡雪岩》里的刘不才,有秘方就有人投资。抑或是对这个药方有研究兴趣,而不仅是拿去裂地封城或赚钱,拿回家做研究进而捣鼓出来一个更好的药方。抑或拿到国际上进行交流,也许还可以交流到另一个秘方。

这个人也许有一天对这件事进行思考,就像庄子那样。同样是药,有时候的命运就是洴澼洸,而有时候却能给人带来这么多影响力。所以他开始思考自己,假如自己就是这药,也许我的命运不仅是做生意,不仅是研究药方,也许还可以给人带来什么东西,这样他的境界就提高了。甚至有一天,他觉得对肉体的拯救还不够重要,决定去写文章,像鲁迅。

假如马克思选择当兵,他只是一名共产主义战士,能够产生的影响非常有限。如果他做了一名军官,那么他可以影响一支部队,也许有一天可以进行政变,把德国变为共产主义国家,但这种机会也非常渺茫。但是,当他搞出一套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他的影响却能遍及整个地球。这是人所能发生影响的各种力度对比。他能够影响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政治格局。也许他的思想不够像爱因斯坦那么深刻,也许他的博学程度赶不上钱锺书,留学比不上傅斯年,脸蛋比不上刘德华,唱歌赶不上张学友,数学比不上丘成桐,带兵比不上毛泽东,但他的影响力是第一。为什么?

鲁迅在《趋时与复古》一文中写道:“广东举人多得很,为什么康有为独独那么有名呢,因为他是公车上书的头儿,戊戌政变的主角,趋时;留英学生也不希罕,严复的姓名还没有消失,就在他先前认真的译过好几部鬼子书,趋时;清末,治朴学的不止太炎先生一个人,而他的声名,远在孙诒让之上者,其实是为了他提倡种族革命,趋时,而且还‘造反’。后来‘时’也‘趋’了过来,他们就成为活的纯正的先贤。”

这段话非常有趣。康有为那么有名,你说他学问比较好,那广东三千多个举人谁的学问不好?同样的,严复和章太炎的声名远播也并不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学问,而是他们“趋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善于炒作”、“与时俱进”、“切中了时代的脉搏”。等到时间过去之后,就只有他们被人们记住,“成为活的纯正的先贤”。而马克思的影响力,部分也是由于他的趋时。

看看高阳《胡雪岩》中左宗棠对胡雪岩讲的一段话:

“我再给你讲讲办大事的秘诀。有句成语,叫做‘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顺利利地办成了,就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

古人有句话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而这里左宗棠又说:“与其待时,不如乘势。”看来,懂得“趋时”和“智慧”还不如懂得“乘势”更有效。

我在《道是无情》里曾专门讨论过什么是“势”,如《三国演义》开篇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势”是什么意思?《孙子兵法》写:“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这个“势”是什么意思?《慎子》云:“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矣。”这个“势”是什么意思?“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这个“势”是什么意思?“尧、舜得势而治,桀、纣得势而乱”的“势”什么意思?“势不两立”的“势”什么意思?“势不可挡”的“势”什么意思?……这些“势”的含义都是不太一样的。我在《道是无情》里面分析过,但分析的意思还不全,只有四种。

人有三种基本欲望,成功欲望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成功,写出来的研究著作“多得去了”!

李宗吾总结历史,发现成功的秘诀不外“脸厚”、“心黑”,前者代表是刘备,后者代表是曹操。两者出神入化合二为一的是越王勾践,当他被吴王打败时,念“厚”字诀,俯首帖耳装孙子,把自己的老婆给吴王做妾,这脸厚得前无古人;然后等他卧薪尝胆,十年越甲吞吴之后,他就念“黑”字诀,杀个一干二净。所以厚黑学奉的不是孔子,而是勾践。

这厚黑学的大缺陷就是看到历史上成功的人,他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厚和黑。一旦戴着厚黑的眼镜看历史,那的确自圆其说。但反过来想,既厚且黑的人“多得去了”,但成功的却并不是那么多啊!而成功的人也未必都是厚黑,使他成功的地方并非是厚黑而是其他品质决定的。


网友评论:我要评论
回复 黑名   2006-07-21 18:00
gothereli
这下子你可要出名了.下次整点实在的哲学问题,别落下“疏漏之出,或者一些翻译拼写的错误"之类的话柄哦。
回复 黑名 删除  2006-07-26 09:29
向往自由之民
从楼主指出学者书中的疏漏可以看出,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学者治学应该更严谨.也看出,在中国民众中,博学之士是不少的,且不比用纳税人的钱养着的专门人士差。
实际上,中国学者纯粹做学问的方式,本身的缺陷就不少,有些是为学而学。
很高兴看到楼主能够勇于挑出学者的毛病,精神可嘉,知识可贵。
希望经常能看到楼主的美文。

本文 蜜桃君成长记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转自蜜桃君和文章链接。

0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Ɣ回顶部